始终牢牢守护好意识形态安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2023-01-12 09:33:53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国家安全单独成章,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题进行阐述,进一步凸显国家安全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要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

一、深刻领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意义及要求

意识形态安全是政治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能不能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关乎国家安危,关乎民族复兴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到“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的新高度,全面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战胜了来自意识形态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意识形态领域或将面临多种挑战,这对坚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时代坚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就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确保党管宣传、党管媒体、党管意识形态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坚决防范抵御境内外各种错误思潮、有害思想观点的侵袭渗透,及时化解各领域消极思想的影响,及时消除意识形态风险隐患,最大程度保障主流意识形态思想内容及传播的阵地、载体、渠道等免于各种有形无形威胁,使意识形态领域保持风清气正的良好状态。同时,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建好管好用好意识形态阵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快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从根本上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牢牢占据主导地位。

二、正确把握四种关系,不断提高意识形态工作质量水平

维护国家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精神,不断深化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重要意义的认识,要求在实践中正确把握一些重要关系,不断提高意识形态工作质量水平,更好担负起坚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责任。

一是立与破的关系。意识形态工作守土有责,要求不折不扣抓好责任落地、责任到人,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这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底线,容不得半点马虎。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及时发声亮剑,有力批驳错误的思想观点、社会思潮,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打牢主流意识形态发展基础。不破不立,有破更须有立。既善于鉴别和勇于破除错误的、落后的、消极的思想观点,同时应善于将激浊与扬清、扶正与祛邪更好结合起来,使正确的、先进的、积极的思想观点更好“立”起来,大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持之以恒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安全。

二是点与面的关系。对于意识识形态的重要阵地、重点单位、关键领域,要将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抓在手中,投入主要精力抓政治方向、舆论导向,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同时也应看到,意识形态融汇渗透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意识形态工作与行政管理、社会管理、行业管理本就密不可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意识形态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才能破解“两张皮”难题,克服形式主义,提高工作实效。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狠抓重点不放松,更应强化大宣传理念,以点带面抓全局,统筹协调各方面,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扎实推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共同抓意识形态工作的良好态势,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不断提高质量水平。

三是虚与实的关系。意识形态工作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要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大道理直抵人心,需要付出更多耐心细心,努力把虚功往细里做、往实里做,做到可见可听可感知。要抓好有形的硬件建设、阵地建设、渠道建设等,为意识形态工作开展夯实基础;同时应重视重视加强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乡规民约等制度建设,使我们所倡导的思想内涵、价值导向渗透其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文化人,厚植道德根基、成风化俗;抓好内容建设,以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吸引人、打动人。针对互联网时代受众的思想特点、心理需求,善于策划开展一些有较强吸引力感染力、群众乐于参与的项目,更好做到人们的头脑里、心坎上。

四是近与远的关系。意识形态工作具有一定时效性。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工作重点适时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搞好舆情监测,关注意识形态领域热点问题,第一时间排查风险点,妥善处置突发舆情事件,组织开展舆论斗争,等等。同时也应看到,相较于时效性强的工作任务,意识形态建设多属于长线工作,需要付出更持久更艰巨努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以及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等等,均非一日之功。这就要求科学制定短期和中长期规划,统筹协调有序推进不同阶段工作任务,滴水穿石,久久为功。

(作者:张朋智 系中国政研会培训部主任)

责任编辑:韩霄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