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医护:为父老乡亲守住“生命防线”

2020-02-04 15:10:31 来源: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为沧州父老守住“生命防线”

记者连线沧州市人民医院肿瘤院区呼吸重症病房医护人员

作为沧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定点医院,沧州市人民医院肿瘤院区收治了部分确诊患者。目前第一批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已经完成交接,离开隔离病房,正在指定宾馆接受医学隔离观察。

2月1日,记者通过电话对这些医护人员进行了采访,听他们讲述这几天在抗击疫情一线的经历。

隔离病房内的医护人员。 沧州市人民医院供图

●两小时完成隔离病房改造

1月24日,大年三十,17时40分,沧州市人民医院接到紧急通知:立即准备呼吸重症病房,接收县里转来的重症患者。沧州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徐锋临危受命,组建呼吸重症科。

徐锋告诉记者,接到指令后,他主动配合相关部门科室,按照呼吸重症病房的标准紧急改造病房,进行管理流程再造,确保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最大限度减少感染的可能。“病房改造一环紧扣着一环,逐一进行细化,仅仅两个小时,我们就沿着病区走了两万多步。”当晚23时,病房完全按照标准准备就绪。

其实,尚未正式接到就诊指令前,徐锋就曾在微信群里发出号召:“一旦疫情袭击沧州,哪一位站出来与我并肩作战?”医护人员纷纷响应,表示只要有需要,随时准备“战斗”。

徐锋告诉记者,同事们将微信群的名字都改成了“夺‘冠’医护工作群”,“既表明我们希望战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决心,也坚定大家必胜的信心。”

医院接收的首例就诊病患需要从县级医院转诊过来,车怎么去接,如何避免传染,这些都是问题。“保证医护人员安全,不是纸上谈兵的事。经过反复考虑,我们决定用负压担架和负压救护车接病人。”徐锋说,特殊时期,随车的医务人员还得肩负起抬担架的任务,为了模拟搬运场景,他主动躺在负压担架里,一次次训练、摸索,以保证转院顺利进行。

累极了靠在椅子上休息一下。 沧州市人民医院供图

●“谁也没想起那天是年三十”

从农历腊月二十九到现在,沧州市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李宝没回过一次家,时刻准备着及时处理突发状况。

李宝有十几年工作经验,从事120急救中心管理工作也已四年了,可参与到这场“战争”中,却丝毫不敢松懈。“得知要承担转运确诊患者的任务后,我们没有丝毫犹豫,只是一遍遍地梳理流程:怎样做好转运,怎样做好防护,怎样保证患者安全,怎样做好消杀,怎样做好隔离观察……确保把每一个细节都想到,让患者安全转诊。”

尽管事先已将每一个流程都在心里走了无数遍,可当第一名确诊患者转运到医院时,李宝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紧张。“事关重大,说不担心、不害怕是假的。因为到现在为止,我们对这种病毒还没完全了解。好在经过周密安排和多次演练,成功完成了转运。”

忙到凌晨,李宝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办公室,在梳理这两天的工作细节时才发现这么长时间以来自己只吃了一顿饭。“没有人记得那天是大年三十,大家在忙碌的工作中也没能吃上一顿团圆饭,可没有一个人叫苦。”李宝说。

“所有医务人员全部进入高负荷运转状态。每天从早晨五六点钟起床,一直到晚上两三点钟合眼,中午和晚上忘了吃饭是常有的事。”徐锋说,转运工作要加班加点,病房里的医务人员更是辛苦,换班时常常全身都湿透了,甚至有人呕吐或晕倒,可再苦再难,也没有一个人退缩。

脱下防护服,里面的衣服都湿透了。 沧州市人民医院供图

●“在病人最需要我们时”

大年三十下午两点,护士长张迎接到紧急召回的电话后,就直接进了呼吸重症疾病科病房。她告诉记者,当时在外地读书的孩子刚放假回家没几天,有点舍不得让她走,问她“不去不行吗”,当听到她说“这个时候妈妈必须去”后,懂事的孩子马上转变了态度:“那行,我给你包好饺子,等你晚上回来吃!”没想到9天过去了,张迎一直都没回家。

虽然医院早早做了准备,但在护理工作流程等方面却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8名护理人员一头扎进病房,直到大年初一早晨4时,流程全部完备,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早该下夜班的护士王涛,大年初一忙到14时许还没回家。家人打了一个又一个电话,始终没人接听,最后把电话打到王涛所在科室,这才知道王涛被紧急调进了呼吸重症疾病科病房,加入到护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队伍中。“事情紧急,根本没来及跟家人交代,最放心不下的是还在住院治疗的9个月大的儿子。”王涛说。

来到呼吸重症疾病科病房3天,张迎的嗓子就哑了。“3级防护,大家带着N95的口罩,喘气不顺畅,再戴上护目镜、面屏、手套等防护装备,做起护理工作特别耗费体力。即便4个小时一换岗,衣服也总被汗水浸透。”说起在里面的工作,张迎哑着嗓子说,“鼻梁因为戴护目镜时间长都磨红了、磨破了,手也被汗泡得发白。”

“怕吗?”记者问起张迎,她回答说:“无所谓怕不怕,职责所在,在病人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就得顶上去。”

●隔离病房 隔不断全院人员的心

48岁的岳丽虽然没有进入隔离病房,但作为医院服务协调组组长的她,却是病房内外不可或缺的“桥梁”。

“24小时值守,为的就是保障病人和一线医护人员的物资需求。”岳丽说,每天送进隔离病房的是清洁物资,运送到外面的标本等污染物则要经过严格消毒、灭菌,服务协调组只有6个人,在他们背后却是全院甚至更多人对“前线”的支持。“两个病区分散在两个楼,有人专门负责接收需求信息,所需的物资涉及卫生材料科、检验科、护理部、人事科、总务科等多个部门。”大家都尽最大努力做好这个枢纽。

“防护用品一度紧缺,护目镜虽可以经消毒液浸泡后重复使用,但松紧带浸泡后会失去弹力,导致护目镜难以与面部贴合。”岳丽说,大年初二,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医院总务科的负责同志跑了很多地方才买到宽的松紧带,洗涤组的工作人员主动接下了换松紧带的任务,护目镜终于周转了起来。“隔离病房,但不能隔离人心。”这些天岳丽感受最深的就是整个医院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在为抗击疫情奋斗。

这个春节注定是不平凡的。面对疫情,沧州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全力以赴,为沧州父老守住“生命防线”。第一批“逆行英雄”的名字是:徐锋、陈军、邓爱兵、宋健、张迎、马擎、李菁、王涛、赵丰富、刘凤伟、范美茹、苟学静。记者在截稿前了解到,目前第二批“逆行英雄”已经与他们完成对接,开始了他们在隔离病房内的“战斗”。(通讯员杨惠麟 燕都融媒体记者李家伟)

责任编辑:韩霄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